“免职”怎治“瘦肉精”之痛?-仪表展览网
筛选
  • 地区
    全部
  • 会员级别
    全部
筛选
  • 截止时间
    全部
“免职”怎治“瘦肉精”之痛?
2011/3/21 11:22:42
浏览:1146

  文/陈国琴

  针对被媒体曝光的“瘦肉精”事件,双汇集团继16日发布致歉声明后,17日晚间再次发表公开声明:要求涉事子公司召回在市场上流通的产品,并在有关部门监管下处理。同时,对济源双汇总经理、主管副总经理、采购部长、品管部门予以免职。(3月19日《北方新报》)

  对于自己生产的危及公众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的问题产品,双汇不得不对其进行召回。可是,问题产品可以召回,但双汇在公众心中垮塌的品牌形象又如何召回呢?特别是那些已经被公众食用的问题产品,其对公众带来的危害又怎么能够召回呢?面对人命关天的瘦肉精事件,将“双汇”的丑恶面目暴露无遗。当下,“双汇”将受到怎样的处罚,无疑是公众最为关心的。

  这些年来,食品安全事件可谓频繁发生,而影响最为恶劣的当属“三鹿”毒奶粉。当然,面对“三鹿”毒奶粉对公众所造成的巨大危害,“三鹿”也随着彻底垮塌,相关的一批责任人也都受到法律的严惩。按理说,有了“三鹿”之鉴,应当给诸多食品企业带来沉痛教训。然而,在经济利益的诱惑面前,很多不法商家早已丧失诚信,甚至已失去了做人的本性。

  “胶面皮”、“皮革奶”、“镉大米”、“甲醇酒”、“地沟油”……这些年来,国人的胃可谓是经历着太多的考验。这其中,既有商家的良心缺失,更有监管体系的形同虚设,尤其令人感到可悲的是,一些监管部门竟然长期充当问题食品的“保护伞”,他们已成为问题食品黑色利益链条中的重要环节,着实令人感到可悲。

  这一次,通过“瘦肉精”事件,将商家的丑恶与监管的罪恶赤裸裸地暴露出来。然而,在瘦肉精事件所造成的恶劣社会影响面前,监管体系竟没有一名干部能主动站出来引咎辞职,这也与他们在追逐黑色利益时的忘乎所以形成巨大反差。我们坚信,在媒体的聚焦与公众关注下,监管部门的相关责任人必将受到严厉惩如。

  与此同时,双汇作为国内一家知名的食品加工企业,竟然无视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明目张胆地使用含有“瘦肉精”的猪肉,既然如此,仅仅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免职,显然难以令人服众。既然“三鹿”毒奶粉的诸多责任人都受到法律严惩,那么,双汇同样应当接受法律的审讯。唯有如此,才能对广大商家切实起到一定的震慑,才让促使更多商家的身体里流淌道德的血液!作者:陈国琴

相关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