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松超:“毒奶粉”频现拷问监管之失-仪表展览网
筛选
  • 地区
    全部
  • 会员级别
    全部
筛选
  • 截止时间
    全部
张松超:“毒奶粉”频现拷问监管之失
2013/8/6 9:11:29
浏览:1124

  新西兰乳制品巨头恒天然集团2日向新西兰政府通报称,其生产的3个批次浓缩乳清蛋白(WPC80)中检出肉毒杆菌,影响包括3个中国企业在内的8家客户。中国工商总局官网当晚就发布消息,要求进口商立即召回可能受污染产品。(8月4日《京华时报》)

  由于中国有70%的进口奶粉都来自新西兰,而这些又几乎全部出自恒天然,所以,此次恒天然肉毒杆菌事件对中国奶粉市场的影响之大也就不言而喻。另外,肉毒杆菌作为一种致命性病菌,中毒者如抢救不及时,病死率较高,如此之高的危害性也实在让我们不寒而栗。面对问题频出的国内奶粉市场,消费者的谩骂也不绝于耳,其实在愤怒之余却也蕴含着些许无奈。

  其实此次恒天然奶粉出现问题并非第一次,早在2009年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进境不合格食品、化妆品名单中恒天然集团便赫然在列。然而,此次恒天然再现“毒奶粉”事件与2009年的问题奶粉事件却有所不同,此次问题的曝出是其自己主动公布的,而2009年问题奶粉的查出却是入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时发现的。其实,不管是自身察觉还有关机构发现都说明了监管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与人们健康紧密相关的食品等行业的监管。

  然而再次回到此次“毒奶粉”事件我们却发现舆论声讨的重点对象不是恒天然集团,而是国家检疫机构,甚至是国内的相关企业,对此我们不能仅仅理解为传统意义上的崇洋媚外,而是透过公众的呼声看到其深层次的诉求。其实说白了,恒天然集团奶粉出现问题虽然让公众气愤,但是其主动公布丑闻的行为确实可圈可点,透过事件本身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企业的勇气与担当。

  或许有人会质疑,其在一年前就已经发现了问题,现在公布不是更令人气愤吗?然而恒天然集团已经回应称这是现代技术所需要的时间,我们非专业人士,不好评价这一回应,但是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在整个事件过程当中,作为市场监管主体的政府就没有发现问题吗?众所周知,外国的食品进入中国市场需要经过层层关卡,这么多部门把关就没有检验出问题?为什么此次丑闻的公布方不是像2009年那样在入境时就被发现从而被拒于国门之外?我想,这才是此次公众面对恒天然“毒奶粉”事件反应异常的关键所在。

  其实,不管是企业自身的察觉,还是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都对食品安全的保障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作为市场监管主体的政府便难辞其咎。诚然,国内对于食品行业的监管确实存在着多头监管、交叉监管等诸多乱象,在下一步的改革当中必须要明确职责、划清界限,但是能够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就足以证明有关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并非落到实处。

  此次恒天然再次发生“毒奶粉”事件给我们了诸多反思,不仅是我们的企业要学会加强对自身的监管,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更重要的是有关部门必须要把监管落到实处,切不可再次因监管之失而酿成类似的悲剧。

  稿源:荆楚网

  作者:张松超

相关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