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的现状与对策-仪表展览网
筛选
  • 地区
    全部
  • 会员级别
    全部
筛选
  • 截止时间
    全部
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2013/9/27 11:48:07
浏览:2191

  摘要:高校仪器设备管理是一项政策性、连续性很强的工作,不仅要求有专门机构和人员实施管理,而且要求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达到科学、有序的管理。本文通过对仪器设备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加强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的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高校仪器设备 管理问题 措施与对策 万能材料试验机

  高等学校仪器设备是从事教学、科研的重要条件和基本手段,是高校培养合格人才,促进学科建设,提高办学效益的物质基础,是学校综合实力的体现。随着高校办学模式的快速发展,高校仪器设备管理中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也愈显突出,如何对高校仪器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维护,充分利用教育设备资源,使其发挥最佳效益,已成为高校管理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实践证明,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科研的发展水平、速度和规模。切实加强高校的仪器设备管理,对于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更快发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管理制度不完善,执行制度不严格。仪器设备管理是一项政策性、连续性很强的工作,不仅要求有专门机构和人员实施管理,而且要求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实行科学、有序的管理,但目前许多高校还缺乏行之有效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无章可循的现象还较严重,对资产的增加、减少、使用等方面缺乏监管力度,致使很多高校在仪器设备管理中出现账务不清、移交不清、产权不清现象。许多高校虽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却没有将其落实到位,缺乏执行的力度和强度,也很少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

  2.管理观念淡薄,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仪器设备管理意识淡薄,“重购买轻管理、重使用轻维护”的现象 ,而疏忽了仪器设备的保养维护,从而导致部分仪器设备的损耗加快、使用寿命缩短。特别是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低,造成大量的仪器设备长期闲置,且故障率偏高,直接影响了仪器设备效益的充分发挥,浪费了大量的教育资源。因此,仪器设备使用维护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的实施也有待进一步深化。

  3.管理体制欠合理,管理职责不明确。对仪器设备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体制、管理、规划、政策等方面均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体制上仍然存在条、块分割问题,缺乏规划,以部门为单位购置设备,使得所购设备成为部门所有,甚至变为少数人占有;政策法规不协调,不配套;评估实验室时片面要求仪器设备的质与量,而不考虑单位、地区的分布与共用情况;申请科研经费时只审查实验室现有的科研条件,不注重、提倡共享共用设备,造成申请单位单纯追求提升本实验室的科研条件;收费管理上的不公平、不规范,造成追求发展自有设备。

  4.监管手续不健全,造成资产流失。主要表现在:一是仪器设备使用者对仪器设备管理不够重视,部分仪器设备未能及时办理报废和增减值手续,而自行处理,造成资产流失;二是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工作不到位,部分仪器设备为接受捐赠或附送所得,未能及时办理人账手续,形成账外资产,又没有定期进行账物清查,造成仪器设备账实不符,流失严重;三是由于监管制度不健全,部门撤销、合并、搬迁,教师离校未及时办理资产交接手续,更不按规定将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归还,部分资产物随人走,造成资产流失。

  5.购置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审计监督。主要表现在对仪器设备的购置缺乏科学性和计划性,购置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随意性较大,盲目购置或重复购置较为严重,故造成资产的严重浪费。例如,部分高校大型贵重精密仪器设备难以做到信息流通,没有做到设备的合理调剂与资源共享,使其在有效的使用期内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效能,从而造成资产的闲置和浪费。

  二、加强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的措施和对策

  1.转变观念,增强国有资产管理意识。高校应充分认识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切实提高高校各级领导、财务人员、资产管理人员对仪器设备管理的意识。一方面要转变观念,克服“重钱轻物”思想,把管钱和管物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上,树立资产效益意识,强化资产管理观念。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现有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

  2.强化制度,形成科学的管理机制。制度建设包括完善和健全仪器设备配置论证制度,采购公开招标制度,购入设备考察、调试、验收制度,仪器设备来源登记制度,仪器设备保管制度,仪器设备的维修、报损、报失、报废制度,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制度等。使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使高校仪器设备处于严格的、全方位的、全过程的监控之下。同时要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度,实行仪器设备管理岗位责任制,做到“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 。

  3.增强管理意识,提高仪器设备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培养现代化的管理人才,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提高仪器设备管理水平的关键。针对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分散、资产意识不强的特点,要通过各种形式对仪器设备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法律水平和业务水平,培养一批爱岗敬业、廉洁奉公、精通业务的资产管理人员,并定期对其进行考核,对不能胜任的,要及时进行调整,始终保持一支高素质的仪器设备管理队伍,以适应新形势下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要求。

  4.定期进行资产清查,强化仪器设备管理的基础性工作。高校进行资产清查,通过实物盘点,清查登记,可以明晰产权,摸清家底,对盘亏资产,要查明原因,按照规章制度及时处理,做到账账相符,账物相符。在资产清查的基础上,强化仪器设备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如加强仪器设备入账、调剂、增值、减值、报损、报废等环节的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

  5.设立大型仪器设备测试开放基金,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率。设立大型仪器设备测试基金,提高了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率,调动了使用者的积极性,促进了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可减少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同时促进教学、科研项目的开展。基金主要支持在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科研工作,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开展创新性研究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6.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仪器设备动态管理。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应利用校园网络技术,实现网络化管理,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事后监督为事前审查和实时监控,逐步形成对资产的申请、购置、使用、处置等环节的监控模式,做到相关部门监管,全校信息共享。如建立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仪器设备网络建账管理系统,改变各单位到仪器设备主管部门建账,而在网上进行建账,全校各级管理人员通过网络可查询到所需的设备资料及相关信息,增强了仪器设备管理的互动性、多元性、灵活性和便捷性,从而极大地提高仪器设备管理效率和工作质量。

  总之,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提高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不仅需要有一支强干的管理队伍,还要强化科学管理,逐步形成“专管共用,资源共享”的有效机制。同时加强仪器设备管理的体系建设,并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新规律,创造新方法,逐步使仪器设备管理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使其在高校的教学科研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关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