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地区
- 全部
-
- 会员级别
- 全部
风云激荡一周年,中国创业板市场开辟新天地。自2009年开启以来,创业板为国内创新型高成长企业的股权融资和资本流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也标志着我国逐步构建了包括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及三板在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10月29日,在一周年之际,创业板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在成立大会上,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截止十月底,130家创业板上市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0家,占比为92%。创业板明确定位于支持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我们不难看到,中小企业,尤其是成长性特别突出或技术创新性强的公司,如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环保节能、现代服务等领域的企业,以及在技术、业务模式上创新性比较强、行业排名靠前和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企业将更有望获得机会。
上市不仅是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融资的一种途径。无论是二板市场上市,还是主板市场上市,都会给企业带来发展的机遇。企业的上市有利于促进社会整体的资金流动效率,使企业获得足够的发展资金,提高企业和产品的品牌效应,并使企业实现发展的质变,迅速拉开与竞争对手的差距。
在当前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和产业金融紧密结合的趋势下,企业上市无疑是主动提升经营实力、扩大影响、使企业规模快速扩张、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的最佳途径。
自动化密集上市爆发力量
创业板上市潮,也吸引了国内自动化企业战略投资者的目光。“长久以来,中国自动化领域一直是ABB、GE、西门子、西屋、施耐德等外资品牌占据市场主导,虽有本土企业异军突起,但在技术创新能力和高端市场表现上仍不是同一个量级。与动辄百年老店的很多外资巨头相比,资本无疑是限制很多国内实力企业的一个巨大瓶颈。”
本土自动化迫切需要更多的资金来提升核心竞争力,进军新兴市场。上市融资自然成了工控企业做大做强的一个必然选择。过去几年里,一些本土自动化企业陆续上市,也表明资本市场对于自动化企业的认同。
作为国内老牌专业生产经营工业过程自动化控制仪表及系统而著称的高科技企业,上海自仪股分公司于1994年3月24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2003年10月,国内最大EIP制造企业研祥智能在香港创业板成功上市。
2008年8月,和利时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成为我国自动化行业首家在海外上市的自动化企业,自此,企业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经过两年的成长,2010年10月,和利时又迎来了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和利时集团成立暨自动化创新基地投入运营。
2010年1月,蓄势已久的本土自动化企业爆发力量,九洲电气、英威腾、合康变频、正泰电器、智光电气等自动化厂商密集上市,“封死涨停板”、“高溢价发行”。
此后,我们欣喜地看到,作为传统的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厂商似乎正扬帆远航,走向资本市场。2010年3月31日,主要从事热工自动化和电厂信息化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南京科远股份在深交所中小板挂牌上市,实现了国内工控厂商上市创富的神话。
2010年7月28日,大连智云自动化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成为大连首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第43家上市公司。此时的智云,已经是通用、本田、日产、铃木、标致雪铁龙、道依茨、三菱等汽车发动机厂商的自动检测设备和自动装配设备战略合作供应商。
资本运营打造核心竞争力
通过以上上市企业,我们不难看到,通过公开发行股票,企业不仅可以利用证券市场在短期内迅速筹集资金,有助于企业规模快速扩张,而且上市后还可通过配股、增发、可转债等多种渠道进行再融资,以得到更多的融资机会。
同时,企业可利用上市的机会从制度上规范自己,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管理、技术创新、企业文化等方面提升自己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实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质的飞跃;塑造品牌形象,有利于保持行业龙头地位。
祸福所倚,机遇与风险并存。上市的风险不可轻视。即使是成功上市尝到甜头的企业,也不忘记自己的根基——技术创新与研发。自动化企业有一般企业的共性,但更多的是差异性,即理念先进、服务于工业、装备制造业,因此技术是其生存的根。品牌的竞争、核心力的竞争源自于技术的竞争。
从已上市的企业来看,几乎都是募集项目研发资金,把大量的资金用在研发和技术突破上,或者用于扩展行业运用。如上市后的研祥双管齐下,一方面继续强化研发力量,以保持其在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另一方面将扩大销售网络,并借助品处理建立及市场推广活动,进一步增加市场占有率,巩固其在我国EIP市场的领导地位。南京科远股份募集资金将投向节能减排领域控制系统的研究与产业化项目、电厂管控一体化信息系统项目、火力发电厂辅助车间集中控制项目。这是我们值得称道、喜闻乐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