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地区
- 全部
-
- 会员级别
- 全部
煤炭资源整合 开启中国大矿时代
有一种产业革命叫煤炭资源整合。
有一个全新命题叫资源经济转型。
有一条产业路径叫循环经济。
有一种发展方式叫可持续发展。
只要你关注中国经济、关注能源领域的改革与发展,对煤炭资源整合、资源经济转型、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就会耳熟能详,而这些在中国煤炭能源大省山西,已经不再是静止的、抽象的经济术语,而是变成了一场生动而壮观的产业革命和经济转型,变成了三晋大地3500万人民同心绘制的巨幅画卷。
终结“小煤窑”,逼到山前无退路
“我过去开过3万吨的小矿,那只能叫‘矿洞’!工人只能爬着下去采掘,再用篓子把煤拉出来。”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东江煤业公司董事长王开斌说,“冒顶、水患、瓦斯,什么灾害都遇过,简直是在赌命。”
山西煤炭产量占中国四分之一,省际调拨量占中国四分之三,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山西为全国贡献原煤120亿吨,但多年来其主力却是生产方式落后的小煤矿。2009前,全省2600座矿井中,30万吨以下的小煤矿占70%以上,平均单井规模只有33万吨。
“浪费资源、破坏生态、草菅人命、腐蚀干部”被称为小煤矿的“四害”。小煤矿每采1吨煤要损耗6吨资源和2.5吨地下水,山西因粗放采煤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损失,每年达300多亿元以上。90%的矿难发生在小煤矿,每发生一次重特大安全事故总有数十名干部被查处,甚至刑罚加身,干部人心惶惶;“官煤勾结”、煤焦领域腐败现象严重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
“有水快流、遍地开花”的粗放式办矿体制也导致大量生产要素沉淀于煤炭行业,“一煤独大”十分突出,一旦遭遇宏观经济波动,受冲击最严重的就是山西。“多小散乱”的煤炭格局使山西付出了沉重代价,这样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无路可走!
转变发展方式,山西刻不容缓!
2008年国际金融“海啸”席卷中国,作为上游产业的煤炭行业遭遇强大“寒流”,市场萎缩、产能闲置,上个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的凄凉情景若隐若现。山西省决策层敏锐地看到了国际金融危机中蕴含的宝贵机遇,这是加快整合重组、让小煤矿退出的大好时机!但也有很多人担心,在经济严重下行时期整合重组无疑是雪上加霜。
长痛不如短痛,两害相权取其轻。“就是要敢舍善取,拿出壮士断腕的精神,为先进生产力开拓发展空间!”山西省省长王君断然地说,“为了山西人民的长远利益,为了实现科学发展,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推进煤炭领域这场深刻的革命!”
整合重组:先进生产力的生动演绎
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在山西拉开大幕,这是山西人多少年想做没有做成的事情,这也是全国人大和国务院提出“三年解决小煤矿问题”之后规模最大、战线最长的一场实战!当时,很多人为山西省领导捏一把汗,谁都知道,从表面看这是先进生产力与落后生产力的短兵相接,而背后更是正当利益与黑色利益、合法权益与非法势力之间的殊死搏斗!何况正当利益之间也有不同主体的激烈博弈!
做,可能会招致众叛亲离、身败名裂的风险;不做,就会坐失转型发展的良机,辜负中央和人民的重托。山西的决策者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前者,做!而且必须做成!
2008年底,山西省成立了省长任组长,分管副省长任副组长,煤炭、发改、国土、财政、环保、工商等多个部门组成的领导组,各市也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
大批煤炭专家、地方领导、煤矿负责人、民营老板……一轮轮征求意见,一次次面对面恳谈,“四项原则”浮出水面:“坚持政府指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坚持整合重组与开采秩序治理相结合,坚持上大、改中与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坚持发挥大型煤炭企业和民营骨干企业的作用相结合。”
据此,山西省确定了路线图和时间表。
谁来整合?大型煤炭企业不管是国有还是民营,都可以作为主体兼并重组中小煤矿。
如何喊价?按照市场规律通过并购、协议转让、联合重组、控股参股等多种方式讨价还价,“自主联姻”。
如何补偿?严格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区分国家资源和法人资产,资源收益体现国家利益,资产价值悉归法人所有。
利益如何平衡?山西省提出,要实现“四个满意”,即,让兼并方满意、被兼并方满意、当地政府满意、当地群众满意。
新主体如何运营?通过资源整合实现国有、民营资本融合,实现股权多元化,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按照现代公司运营。
煤炭资源整合 开启中国大矿时代
“浪费资源、破坏生态、草菅人命、腐蚀干部”被称为小煤矿的“四害”。小煤矿每采1吨煤要损耗6吨资源和2.5吨地下水,山西因粗放采煤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损失,每年达300多亿元以上。90%的矿难发生在小煤矿,每发生一次重特大安全事故总有数十名干部被查处,甚至刑罚加身,干部人心惶惶;“官煤勾结”、煤焦领域腐败现象严重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
“有水快流、遍地开花”的粗放式办矿体制也导致大量生产要素沉淀于煤炭行业,“一煤独大”十分突出,一旦遭遇宏观经济波动,受冲击最严重的就是山西。“多小散乱”的煤炭格局使山西付出了沉重代价,这样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无路可走!
转变发展方式,山西刻不容缓!
2008年国际金融“海啸”席卷中国,作为上游产业的煤炭行业遭遇强大“寒流”,市场萎缩、产能闲置,上个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的凄凉情景若隐若现。山西省决策层敏锐地看到了国际金融危机中蕴含的宝贵机遇,这是加快整合重组、让小煤矿退出的大好时机!但也有很多人担心,在经济严重下行时期整合重组无疑是雪上加霜。
长痛不如短痛,两害相权取其轻。“就是要敢舍善取,拿出壮士断腕的精神,为先进生产力开拓发展空间!”山西省省长王君断然地说,“为了山西人民的长远利益,为了实现科学发展,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推进煤炭领域这场深刻的革命!”
整合重组:先进生产力的生动演绎
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在山西拉开大幕,这是山西人多少年想做没有做成的事情,这也是全国人大和国务院提出“三年解决小煤矿问题”之后规模最大、战线最长的一场实战!当时,很多人为山西省领导捏一把汗,谁都知道,从表面看这是先进生产力与落后生产力的短兵相接,而背后更是正当利益与黑色利益、合法权益与非法势力之间的殊死搏斗!何况正当利益之间也有不同主体的激烈博弈!
做,可能会招致众叛亲离、身败名裂的风险;不做,就会坐失转型发展的良机,辜负中央和人民的重托。山西的决策者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前者,做!而且必须做成!
2008年底,山西省成立了省长任组长,分管副省长任副组长,煤炭、发改、国土、财政、环保、工商等多个部门组成的领导组,各市也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
大批煤炭专家、地方领导、煤矿负责人、民营老板……一轮轮征求意见,一次次面对面恳谈,“四项原则”浮出水面:“坚持政府指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坚持整合重组与开采秩序治理相结合,坚持上大、改中与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坚持发挥大型煤炭企业和民营骨干企业的作用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