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地区
- 全部
-
- 会员级别
- 全部
纺织品安全问题是纺织行业目前最大的难点之一,根据国家强制性标准《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纺织品安全规定了严格的级别,你知道如何识别纺织品安全级别吗?纺织产品的纸制挂签或内置标签上均应该标明属于A、B、C哪一类安全技术要求的产品?然而对纺织产品消费市场的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对于纺织品的安全性仍然知之甚少。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标准中规定,服装的污染有两个来源:
一是服装原料在种植过程中,为控制病虫害使用杀虫剂、化肥、除草剂等,这些有毒有害物质残留在服装上,引起皮肤过敏、呼吸道疾病或其他中毒反应,甚至诱发癌症;
二是在加工制造过程中,使用氧化剂、催化剂、阻燃剂、增白荧光剂等多种化学物质,这些有害物质残留在纺织品上,使服装再度受污染;成衣的后期整形步骤还会用到含有甲醛的树脂,也会对服装造成污染。
纺织类产品通常可以分成三类:
2岁以内的婴幼儿使用的纺织品必须符合A类要求,
内衣、床单等直接接触皮肤的属于B类,
非直接接触皮肤的外衣等都属于C类。
由于纺织产品在印染和后整理等过程中需要加入各种染料、助剂等化学制剂,因此,这类化学品残留在纺织品上的含量达到一定值时,就会成为隐形杀手,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杀手一:甲醛
标有“免烫”、“永久免烫”等字样的衣服一般都经过了甲醛处理。穿上含有甲醛的衣服,甲醛与人体汗液结合或水解产生游离甲醛。通过人体呼吸及皮肤接触对呼吸道黏膜、眼睛和皮肤产生强烈刺激,引发呼吸道炎症和皮肤炎症。
杀手二:酸碱性(pH值)
纺织品及服装产品在染色和整理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燃料和助剂,这样难免会改变其pH值,使产品呈现一定的酸、碱度。维持皮肤的弱酸性有利于防止细菌的侵入,穿着的服装pH值最好与人体皮肤酸碱度接近,如果纺织品的pH值过高,将导致皮肤表层的天然屏障遭到破坏,出现瘙痒、过敏、红肿等反应,甚至引发刺激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等。
杀手三:偶氮染料
含有致癌芳香胺的偶氮染料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此类染料长期与人体接触与日常的代谢过程释放的物质混合在一起,就会发生变异而诱发癌症或引起过敏。
作为消费者,人们应该怎么辨别衣服质量的好坏呢?下面提供一些辨别衣服安全性的方法:
方法一:闻气味
如果新买的衣服、床品或窗帘,能够闻到明显的霉味、汽油味、鱼腥味、芳香烃气味等特殊气味,就表明纺织品上有过量的化学药剂残留或纺织品发生化学或生物变质。
方法二:先洗后穿
新买回家的衣服最好先用水洗一下,看有没有掉色,别小看衣服掉色,当色牢度不佳时,染料沾在皮肤上,在细菌的生物催化作用下,染料有可能会发生还原反应,释放出致癌芳香胺,并透过皮肤扩散到人体,经过代谢作用使细胞发生结构与功能的变化,成为人体病变的诱发因素。
方法三:观察皮肤
如果衣服穿在身上感觉不舒服,身上已经起了红疹,可能就是因为染衣服的染料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