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地区
- 全部
-
- 会员级别
- 全部
我国为最贫水国家之一 污水排放量居世界之首
饮用水是城市生存环境基础和命脉,然而不少地方的饮用水水质状况却不容乐观。政协委员建议,通过法律、科技等多种手段,严控污染源,确保全民用水安全。
“我国是全球最贫水国家之一,人均水量仅为世界的四分之一。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的地下水质量不达标,水源水质污染呈恶化趋势。”李景虹委员引用了两组数据:2011年,环保部对地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调查显示,约35.7亿立方米水源水质不达标,占总供水量的11.4%;卫生部近期对全国28个省份的城市集中式供水管网末梢水抽检后发现,依据浑浊度、色度、总大肠菌群等7项指标,合格率仅为82.6%。
饮用水源对保证人体健康安全至关重要。医学流行病学查明,国内外70%―80%的人类疾病与水污染密切相关。李景虹委员指出,“如果能保证水源水质安全可靠,以上诸问题可得到根本解决。”
水体中的污染物来自何处?孙太利委员分析,“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污水处理落后和滞后,导致我国污水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一。无论是大江大河、湖泊还是地下水,污染物的来源大致有三类:工业污水排放、生活污水排放和农药化肥的渗透。”在一些地区,工业废水未经充分处理排入江河,而化肥的氮、磷、农药残留也被雨水冲刷,渗入地下水。
李景虹委员建议政府尽快出台专门保护地下水水质的法规,加强对规划和建设部门及其主要负责人的监督,加大对违法乱纪的处罚力度,实现水源治理的法治化。
严控水源地周边的污染物至关重要。孙太利委员指出,“应严格控制饮用水源上游和周边地区高污染、高风险企业的环境准入,切实做好水源周围的工业企业和园区、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危险废物处置场、危险物品贮存仓库及场所、公路水路运输等典型风险源的风险防范,杜绝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任意排放。同时,大力开展污水的综合利用,以再生水部分代替新水源。”
不少城市管网老化,易发生渗漏污染等情况,孙太利委员建议加强城市管网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大生活垃圾的管理和无害化处理力度,切断固体废弃物对地下水水质的威胁途径。对水质较好的河流湖泊要保护好,切实杜绝直接排入地表水源的污染源。
李景虹委员还建议,政府应该加大在水质监测方面的投入,提高设施和技术水平,定期公布监测数据,将污染源状况置于公众监督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