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马克实验-仪表展览网
筛选
  • 地区
    全部
  • 会员级别
    全部
筛选
  • 截止时间
    全部
拖马克实验
2013/9/11 11:29:23
浏览:794
  由于核聚变能源开发对全人类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开发课题,世界各国都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人力,致力于等离子体核核聚变的研究。自从1968年前苏联物理学家阿齐莫维奇领导的T-3TM-3托卡马克装置实验获得成功以来,世界上已先后建立了上百个大小不等的托卡马克装置。目前,托卡马克聚变实验研究的重点,已由常规托卡马克转到超导托卡马克上来,以开展未来稳态先进托卡马克聚变堆的工程技术及物理基础的实验研究。

1978年,苏联建成了世界第一台超导托卡马克T-7,但未能进行物理实验。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欧日提出大线圈计划,其目的是为超导技术应用于大型超导托卡马克环向场取得实际制造经验,为设计原则的确定提供实验数据。LCT共包括强迫冷却导体。1986奶奶7月开始进行6个线圈的组合实验,环向场强成功达到8T。继LCT之后,美欧日又提出极向场线圈研究计划,重点是解决运行于快速励磁状态的极向场线圈的高耐压要求和交流损耗问题,其办法之一是采用CICC导体,简化了线圈绝缘结构,同时使线圈结构紧固,降低了交流损耗。

  在此期间,日本九州大学、法国卡达拉切核研究中心、苏联原子能研究所先后于1986-1988年建成采用环向场超磁体的托卡马克装置。

  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日欧和苏联联合提出国际 热核聚变实验      堆计划,该计划于1992年开始工程设计和模型线圈的研制,20001月提出新的方案并开始详细设计。新ITER方案的尺寸和目标都比原设计缩小。其目标是实现点火,感应驱动等离子体燃烧时间为400S,稳态运行时间约2000S,产生400MW的聚变功率。等离子体大半径是6.2M,小半径是2.0M;感应驱动等离子体电流15mA;稳态等离子体电流9~12mA;总耗资43亿美元。

相关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