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全过程的HACCP体系建立的意义-ATP荧光检测仪技术文章-仪表展览网
筛选
  • 地区
    全部
  • 会员级别
    全部
筛选
  • 截止时间
    全部
试论全过程的HACCP体系建立的意义-ATP荧光检测仪技术文章
2013/10/14 10:04:44
浏览:386
试论全过程的HACCP体系建立的意义-ATP荧光检测仪技术文章
试论全过程的HACCP体系建立的意义-ATP荧光检测仪技术文章
一个国家的整体形象。我国食品、农产品从长期短缺发展到供求平衡,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解决餐桌污染,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防止食品安全事故,成为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必须的工作。由于我国食品生产及管理相对滞后,近年来出现了多次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已经造成一些恶果,如苏丹红、吊白块、瘦肉精及去年的三聚氰胺等。要真正解决好食品安全问题,必须建立从生产→收购→加工→流通 →消费的统一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严格科学的食品资格认证制度,尤其要对食品风险较大的进行全过程的HACCP等食品安全体系认证,以保证食品的安全卫生,保证人民身体健康。
关键词:食品(农产品)、全过程、HACCP等体系建立与认证
由于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使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食品消费也从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和安全卫生转变。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食品安全问题也超越了国界,变成了全球性的问题,尤其是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出口食品数量增加,带来了大量的安全卫生问题,不断被相关国家通报,并被一些不友好的势力利用炒作,产生了不良影响,直接影响了我国产品的质量信誉及国家形象。因而,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成为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已经引起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尽管中国政府一贯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也做出了许多努力,但由于食品安全受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等多种因素制约,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还存在着种种问题,需要我们在食品的整个生产加工及消费环节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提高食品的安全卫生质量。经过多年的出口食品检验检疫工作,尤其是出口食品注册企业管理工作,作者认为,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特别是HACCP,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有效且经济的手段。
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种植、养殖环节食品安全问题较为突出,农牧业生产者违规使用农药、兽药的现象以及非法使用违禁药物现象较常见。
2食品生产加工领域问题比较严重,食品加工企业绝大多数规模比较小,生产工艺落后,卫生条件差,多数没有达到行业标准,各企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有的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超越法律及道德极限,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及非食用物质的现象比较严重。
3食品流通秩序比较混乱,全国食品经营企业尤其是一些小食品批发企业大多为个体工商户,缺乏必要的食品储运设施,经营管理落后,一些食品批发市场缺乏有效的安全检测手段和质量控制措施。
4餐饮消费环节食品卫生条件较差,一些餐饮业经营者不具备经营资格,几乎所有的餐饮部门都不会对食品原料采购验收进行检验检测,缺乏对食源性疾病预防的控制措施。
加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思考
国际上代表食品安全先进水平的国家主要有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他们拥有高效协调的监管体系,完善和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掌握最先进、完整的检测技术体系,实行了过程控制、动物疾病的控制、食品中农兽药物残留的控制、环境和污染物的控制、致病微生物的控制、第三国食品准入的管理和管制,建立HACCP、GAP等先进的管理体系,强调农场到餐桌全过程管理,强调食品生产经营者对保证食品安全的责任,企业实施HACCP等先进的质量体系管理,加强自我管理措施,如自愿产品召回,政府减少过细的法律约束,强调协调一致。我国在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方面需要借鉴这些先进经验和成熟做法。
1 完善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
完善的法律法规是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的基础,为此,应加快食品安全管理方面法律法规建设,通过法律手段约束政府、企业、消费者和协会组织等所有市场参与者的行为,达到有效防止食品市场的失灵而带来的问题。新颁布实施的《食品安全法》在多方面对食品安全卫生管理进行了较为细化得规定,但是在有些方面还有不足,如分段块块管理,势必造成有衔接的漏洞。安全食品的生产和销售是一项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涉及农业、环保、市场管理、质量监督等多方面,必须多部门、多学科的共同配合。所以建议制定《实施条例》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一是实施“从田头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二是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科学确定食品标准制定原则和依据,增强标准的可操作性,逐步实现我国标准体系与国际惯例接轨;三是明确HACCP、GAP及其他认证等的法律地位,理顺相互之间的关系,逐步建立统一的食品认证认可体系,培育一批运作规范、社会信誉高、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食品认证机构,并加强对境外相关认证机构和有关代理机构的管理,加强认证有效性检查;四是建立劣质产品召回制度,为查处和销毁不安全食品提供法律依据。《食品安全法》强调了企业是食品安全质量的第一责任人,确定了食品生产企业必须为食品安全负责任,质量体系的建立是解决食品安全卫生的必要途径。因为体系管理可以包括从农产品到食品直至餐桌的全过程,不存在管理的空白区,可以很好地弥补法律法规监管的空白点,保证食品生产环节的全过程控制。
2 进一步理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强监管力度
在食品的生产加工环节、流通和消费环节,采用世界先进国家的管理体系,逐步实现以一个部门为主的综合性、专业化、成体系的监管模式。其次,通过实施以科学为基础的立法、检测、监控、执法、科研、教育计划,对食品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监管,推行HACCP、GMP、GAP等食品、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对体系的运转有效性进行监管,最大限度地减少由食品引起的危害和风险,以保护消费者的健康,促进我国食品产业的发展。
3 建立顺畅的食品安全信息网络
建立良好的质量信号传递机制,有助于解决食品质量的市场失灵。政府要提供公共信息和教育培训,使公众拥有完全充分的信息来权衡利益风险进行选择。及时发布食品安全信息,定期公布质量抽检结果,发布疫情和有毒有害物污染警报,提醒公众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对具有良好声誉的企业进行宣传报道,对故意违反规定参杂使假、制作伪劣食品的企业进行曝光,并接受新闻媒体和公众监督。建立各类食品营养信息数据库,对消费者、生产者和食品系统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方面的培训与教育。今年的“认证认可日”宣传活动,对广大的消费者进行了一次知识普及教育,提高了认证认可工作的地位,同时也提高了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4 多种手段综合运用来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提高食品安全水平除了法律和行政监管外,还要注重从经济和技术等层面上共同推进。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充分发挥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引导和带动作用,将分散经营的主体组织起来加强质量控制,实行标准化生产,实现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按照市场价格和市场需求调节农产品加工,靠加工企业对原料的需求和对原料的检验监督来带动分散生产的农户组成有一定规模的标准化的商品生产基地,使生产、加工、销售一脉相承,形成良性循环,从而保证食品加工的每一阶段都是安全的;提高GAP等质量认证的可信度和权威性,提高优质产品的知名度,规范生产经营行为,提升技术装备,改进工艺操作和检验手段,加强原料生产、制造加工、储运和流通过程的食品安全控制,建立质量体系认证,从而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控制;政府在加大对食品安全事件的经济处罚力度,从而增加不法厂商的风险成本,从根本上遏制假冒伪劣食品的生产的基础上,对建立HACCP等食品质量体系认证并有效运行的的企业,实行政策倾斜或给于适当的奖励,鼓励企业进行体系认证,提高食品安全卫生质量。
总之,建立从生产→收购→加工→流通 →消费的统一安全管理体系,通过法律等手段,建立严格科学的食品安全质量体系认证制度,尤其要对风险较大的食品生产进行全过程的HACCP等食品安全体系认证,以保证食品的安全卫生,这是一种科学选择。通过一系列管理体系的建立及运行,是保证法律法规的严格执行、防止食品安全事故、保证人体健康、促进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保证。

转自食品伙伴网
相关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