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的焦虑模型主要有两大类:非条件反射模型和条件反射模型,这些模型虽然并非人类焦虑情绪理想的表现,但对于探讨焦虑的生化机制和抗焦虑药物的作用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比较经典有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和Vogel's饮水冲突模型。
旷场实验为非条件反射模型,测验时将动物置于旷场的中央区,然后在一定的时间内观察动物的活动情况,中心区域对动物来说具有一定的新奇性同时是潜在的威胁情境,而外周区则相对安全,因此,如果动物的焦虑水平高则倾向于停留在外周区,反之,对中央区的探究次数及时间就会增加。
高架十字迷宫为非条件反射模型,它利用动物对新异环境的探究特性和对高悬敞开臂的恐惧心理,形成动物的矛盾冲突状态反映动物的焦虑情绪,实验指标以进入开放臂的百分数(OE%)和在开放臂停留时间的百分数(OT%)反映动物的焦虑状态。抗焦虑剂增加大鼠0E%和OT%,但不改变入臂总次数和总时间(二者
代表动物的兴奋或抑制状态);致焦虑剂在不影响总次数和总时间的剂量使这
两指标减少。这种两种方法以自发行为为基础,动物不需特殊训练,实验方法快速简便,可较为客观地反映动物的焦虑症状,评价抗焦虑药活性结果可靠。
Vogel's饮水冲突模型(Vogel's drinking conflict test)为条件反射模型,该模型利用禁水动物烦渴心理和对饮水时受到的电刺激而产生的恐惧形成动物的矛盾冲突行为。以动物舔水次数(ticking-number,LN)和被电击次数(shocking-number,SN)作为评价焦虑指标。有焦虑情绪动物的LN和SN明显减少;抗焦虑药能增加LN和SN。
目前对于焦虑症等精神疾病的研究进展十分迅速,各种理论不断涌现,按照这些理论而设计的动物模型也不断出现。而各种先进实验技术如神经 电生理 技术和脑成像技术都被应用于焦虑症等精神疾病的研究中,给精神疾病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因此,进一步把传统的行为学研究方法和最新的研究技术相结合,为精神疾病的研究提供更广阔的思路。